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鹬蚌相争
拼音: yù bàng xiàng zhēng

注音: 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ㄓㄥ

词性: 成语

结构: 其他

yu拼音的词语 bang,beng拼音的词语 xiang拼音的词语 zheng拼音的词语

词语解释

同"鹬蚌相持"。

引证解释

⒈ 同“鷸蚌相持”。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駡强秦 ?笑他鷸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肃清日寇吾儕事,鷸蚌相争笑列侯。”

国语词典

典出《战国策.燕策二》。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

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网络解释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是改编自《战国策·燕策》中的寓言故事“鹬蚌相持”,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制作的水墨动画片,胡进庆担任导演,顾汉昌,墨犊担任编剧。该片用水墨画的风格形式讲诉了鹬鸟与河蚌争夺泥鳅,被河蚌夹伤了,鹬鸟展开报复,双方斗智斗勇,鹬鸟最后被河蚌夹住难以挣脱,渔夫看到后过来抓住它们的故事。

鹬蚌相争 (汉语成语)

鹬蚌相争(又称:蚌鹬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语出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鹬蚌相争》选自《战国策·燕策》。记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乱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争持不下,结果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