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公田
拼音: gōng tián

注音: ㄍㄨㄥ ㄊ一ㄢˊ

词性:

结构: 其他

gong拼音的词语 tian拼音的词语

词语解释

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
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
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但其性质实为民田。
4.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参见“井田”。

《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朱熹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
《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孔颖达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
《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

⒉ 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称“官田”。

《汉书·食货志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
颜师古注引韦昭曰:“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优之也。”
三国魏曹植《籍田论》:“夫营畴万亩,厥田上下……司农是掌,是为公田。”
《续资治通鉴·宋德祐元年》:“詔:公田最为民害,稔祸十有餘年,自今并给原主,令率其租户为兵。”

⒊ 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但其性质实为民田。

⒋ 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

李朝《四川省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互助联组》:“许多联组还试行了小包工,集体经营公田。”

国语词典

古井田法,称居中的一区。

网络解释

公田

公田是井田制中,由劳动者共同耕种,而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的土地。同“私田”相对称。《孟子·滕文公》载有孟子的话:“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随着井田制的废除和土地私有制的普遍建立,公田即消失。亦称“官田”。中国古代官府或皇室直接占有的土地。官田名目繁多,汉有屯田。北魏有职分田。到清末,官田逐渐转化为民田。官田都免除田赋,田丁亦免除徭役。早期官田多用奴仆或依附农民耕作,到明清时代才逐步转变为以招佃承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