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百衲衣
拼音: bǎi nà yī

注音: ㄅㄞˇ ㄋㄚˋ 一

词性:

结构: 其他

bai拼音的词语 na拼音的词语 yi拼音的词语

词语解释

百衲衣bǎinàyī

(1)[monk's ragged robe]∶指和尚穿的用许多小布片拼制成的袈裟

(2)[ragged dress made of patches]∶泛指补丁很多的衣服

引证解释

⒈ 僧衣。即袈裟。百衲,形容补缀之多。亦借指补缀甚多的破旧衣服。参见“百衲”。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巧裁缝,能绣补,刺成盘龙须甘雨。个个能装百衲衣,师兄收取天宫女。”
宋陆游《怀昔》诗:“朝冠掛了方无事,却爱山僧百衲衣。”
元范康《竹叶舟》第四折:“我吃的是千家饭化半瓢,我穿的是百衲衣化一套,似这等麤衣澹饭且淹消。”
《西游记》第七十回:“﹝行者﹞摇身一变,又变做一个道童:头挽双抓髻,身穿百衲衣。”
杨朔《泰山极顶》:“过去,农民各自摆弄着一小块地,弄得祖国的原野像是老和尚的百衲衣。”

国语词典

破旧、补绽很多的衣服。常指僧衣。

网络解释

百衲衣

中国一些地区,有的僧人为了表示“苦修”,破除对穿着的贪求,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形似袈裟。百衲衣( 袈裟),因用许多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而得名,泛指补丁很多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