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初出茅庐
拼音: chū chū máo lú

注音: ㄔㄨ ㄔㄨ ㄇㄠˊ ㄌㄨˊ

词性: 形容词

结构: 其他

chu拼音的词语 chu拼音的词语 mao拼音的词语 lu拼音的词语

词语解释

初出茅庐chūchū-máolú

[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sees;young and inexperienced] 初为世用;初入社会

引证解释

⒈ 东汉末, 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 亮始出佐之。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后用以谓初涉世致用,阅历不深。 清李渔《风筝误·蛮征》:“虽然是初出茅庐,这戎事与军机似曾经惯。”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就怕他初出茅庐,不懂规矩,当不来是真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

国语词典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竭诚聘请诸葛亮协助其兴复汉室。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操的军队。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

网络解释

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chū chū máo lú。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