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发扬
拼音: fā yáng

注音: ㄈㄚ 一ㄤˊ

词性: 动词

结构: 其他

fa,拼音的词语 yang拼音的词语

词语解释

发扬fāyáng

[develop;carry on;enhance] 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发扬正气

引证解释

⒈ 奋发,奋起。参见“发扬蹈厉”。

⒉ 焕发。

《礼记·礼器》:“德发扬,詡万物。”
《吕氏春秋·过理》:“容貌充满,颜色发扬。”
《北史·齐纪中·显祖文宣帝》:“神武以帝貌陋,神彩不甚发扬,曾问以时事,帝略有所辨,儻语一事,必得事衷。”
章炳麟《文学总略》:“凡文理、文字、文辞,皆言文。言其采色发扬谓之彣;以作乐有闋,施之笔札谓之章。”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披心而噭,其声昭明,精神发扬,渐不为强暴之力,譎诈之术之所克制,而中国独何依然寂漠而无声也?”

⒊ 宣布;宣扬。

《汉书·薛宣传》:“﹝王莽﹞发扬其罪,使使者以太皇太后詔赐主药。”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乃以新秋首序,令月吉辰,发扬鸿休,膺受显册。”
金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王氏之善庆,既当为之发扬,而参谋君孝德始终,尤不可不纪。”
明唐顺之《与华郎中补庵》:“虽两君不以余諉,而余固乐为之役也……但笔力凡駑,不能发扬盛事以风厉世人,是可愧耳。”

⒋ 揭发;揭露。

《汉书·王嘉传》:“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阴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
《后汉书·孔融传》:“《春秋》鲁叔孙得臣卒,以不发扬襄仲之罪,贬不书日。”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四年》:“象贤临刑,极口駡太后,发扬宫中隐慝,夺市人柴以击刑者。”

⒌ 引荐;起用。

《后汉书·樊準传》:“臣愚以为宜下明詔,博求幽隐,发扬巖穴,宠进儒雅。”
唐王建《送张籍归江东》诗:“所念俱贫贱,安得相发扬。”
唐黄滔《赵起居启》:“滔二纪飘零,三朝困辱,若不仰投门馆,虔佇发扬,则永携疑玉以汍澜,长伴哑鐘而泯默。”
康有为《大同书》丙部:“皂隶虽役於官,然力抑其进上之途,则彼愈无发扬之望。”

⒍ 散播。

晋成公绥《啸赋》:“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
唐欧阳詹《律和声赋》:“可谓我咏斯畅,我律斯藏,发扬六气,孕育羣方。”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尖巧新颖,病在轻薄;发扬暴露,病在浅尽。”

⒎ 犹抒发。

宋欧阳修《鸣蝉赋》:“或吟哦其穷愁,或发扬其志意。”

⒏ 指阐发。

金王若虚《<道学发源>后序》:“自宋儒发扬祕奥,使千古之絶学一朝后续,开其致知格物之端,而力明乎天理人欲之辨。”
明胡应麟《诗薮·宋》:“﹝朱元晦﹞於骚则注释灵均,於赋则发扬司马。”

⒐ 发展;提高。

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意气飘然,发扬儔伟,飞黄駃騠,軼群絶类。”
鲁迅《伪自由书·“多难之月”》:“但‘五四’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扬,‘五五’是革命政府成立的佳日。”
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从历史上的这些例子,可见某个人的写作特点发扬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必然形成风格。”

⒑ 高昂;激扬。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后武王伐紂,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平、上、去、入四声,惟上声一音最别。……填词者每用此声,最宜斟酌。此声利於幽静之词,不利於发扬之曲。”
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⒒ 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太平广记》卷二六〇引唐胡璩《谭宾录·崔损》:“唐崔损性极谨慎,每奏对不敢有所发扬。”

⒓ 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今秋如能检查减租政策的实施程度,并实行彻底减租,就能发扬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明年的对敌斗争,推动明年的生产运动。”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希望各地同志根据这里所说的原则方针自己去用心思索,发扬自己的创造力。”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那里,既能够发扬火力射杀敌人,又有利于出击冲锋,还可以急速撤退转移。”

⒔ 犹言悠扬地吹奏。

《太平广记》卷二〇四引唐袁郊《甘泽谣·许云封》:“﹝笛﹞凡发扬一声,出入九息……其已夭之竹,遇至音必破。”
《宋史·乐志八》:“黝牲纯洁,丝竹发扬。”

⒕ 犹发达。参见“发达”。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室内陈设,都是极精致极名贵的,一望即知是个世禄之家;而且正在发扬的时候。”

国语词典

宣扬、提倡。

网络解释

发扬

发扬,汉语词汇。拼音:fā yáng基本解释:1、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光大;~民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2、发挥:~火力,消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