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鸭跖草
拼音: yā zhí cǎo

注音: 一ㄚ ㄓˊ ㄘㄠˇ

词性:

结构: 其他

ya拼音的词语 zhi拼音的词语 cao拼音的词语

词语解释

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2厘米。

引证解释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蓝色,结蒴果。茎下部常匍匐地上,节上生根。多生阴湿之地。全草可作猪饲料,也用作清热解毒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释名﹞引陈藏器曰:“鸭跖生江东、 淮南平地。叶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好为色,有角如鸟嘴。”

国语词典

植物名。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野生草本。茎高尺余,质柔,常倾卧于地面,叶互生,与竹叶相似,花碧蓝色,可作染料或绘画颜料,幼茎亦可食用,略带苦味,是山野、路旁、水边常见的草花。

网络解释

鸭跖草 (鸭跖草科植物)

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 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产云南、四川、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