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 词语

汉语词语拼音 汉语解释

会子
拼音: huì zǐ

注音: ㄏㄨㄟˋ ㄗˇ

词性:

结构: 其他

hui,kuai拼音的词语 zi拼音的词语

词语解释

会子huìzi

[a moment] 指一段时间

说会子话儿

会子huìzǐ

[paper money] 南宋时发行的纸币

引证解释

⒈ 南宋的一种纸币。初为民间发行, 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改由户部发行。参阅《文献通考·钱币二》。

《宋史·食货志下三》:“﹝绍兴﹞三十年,户部侍郎钱端礼被旨造会子,储见钱,於城内外流转,其合发官钱,并许兑会子输左藏库……会子初行,止於两浙,后通行於淮、浙、湖北、京西。”
宋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於江南沿江州郡,以铜钱会子中半,或一分铜钱二分会子,直行兑换铁钱。”
清赵翼《题文信国三札》诗:“千五百贯官会子,早喜顿宿能供张。”

⒉ 约会的帖子。凭据。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也不是闲言语,是五言四韵、八句新诗。若使颗硃砂印,便是偷期帖儿,私期会子。”

⒊ 一段不很长的时间。

《红楼梦》第三二回:“纔説了会子閒话儿,又瞧了会子我前日黏的鞋帮子,明天还求他做去呢!”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做不得事,只会在家里抽两口烟,喝会子茶,玩玩鸽子,画画画,恍惚了这一辈子!”

国语词典

片刻、短时间。《程乙本红楼梦.第三二回》:「才说了会子闲话儿,又瞧了会子我前日黏的鞋帮子。」也作「一会儿」。

网络解释

会子

会子,是南宋于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由政府官办、户部发行的货币,仿照四川发行钱引的办法发行。会子是宋朝发行量最大的纸币,起源于临安,也称作“便钱会子”(即汇票、支票),绍兴五年(1135年)下诏禁止寄付兑便钱会子出城,因受到反对,次日取消。绍兴三十年(1160年)二月,钱端礼为临安太守,将会子官办1,“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