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诗人介绍

诗词工具全集 查诗词 查诗人

李新 lǐ xīn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 本名: 李新
  • 别称:
  • 字号:
  • 所处时代: 宋代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 四川荣昌县(今属重庆)
  • 出生时间: 约年
  • 去世时间: 约2004年2月5日年
  • 主要作品: 临江仙,浣溪沙,浣溪沙,摊破浣溪沙/山花子,醉中歌
  • 祖籍:
  • 关于李新的介绍

    简介

    李新(1918年~2004年)原名李忠慎。1918年9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现属重庆市)。1934年考入重庆川东师范学校(即川东师范学堂,西南大学的前身),积极从事进步学生运动和救亡活动。

    生平

    1918年9月15日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现属重庆市)。 1934年考入重庆川东师范学校(川东师范学堂),积极从事进步学生运动和救亡活动。 1938年初,李新约集同志数人,毅然由万县步行去延安,入陕北公学。后历任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书记、军调部北平执行部整军小组中校组员、华北大学正定分校主任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谋权力,主动请求进入教育界,协助吴玉章筹建中国人民大学,曾任校党委副书记。 1956年赴越南讲学。 1960年~1962年,他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党组副书记。 1960年被授予教授职称。 1962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员,先后担任该所现代史组和通史组组长。 1976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主任及现代史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并兼中共全国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9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成员赴美国访问并讲学。 1980年起担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1年他应邀到法国讲学。 1986年被邀为亚洲历史学会会员。李新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在许多学术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中华民国史等史学领域造诣很深。

    民国史研究的开拓者

    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李新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担任领导工作,对近代史所的发展有多方面的重要贡献。1972年,他受命在近代史所组建民国史研究组,1978年改称民国史研究室,开始了一门新学科——民国史研究的创业历程。然而,史坛从来不歇风风雨雨,在中华民国史研究筹创之初,反对者就不乏其人。 有人说,写民国史就是为国民党唱赞歌。有人说,写民国史就是承认“两个中国”。李新坚决反对这些意见,有一次与一位反对者辩论竟日。李新说,编写中华民国史是按照周恩来的指示与国务院的决定,科学院和学部都有书面的指示,郭老也批示,既然你们要停编民国史,就应有明确的书面指示,并要说明以前的指示作废。 万事开头难。举凡与民国史研究相关的方方面面,李新都躬亲其事,殚精竭虑,与同仁共同努力,克服诸多困难。如今有关民国史研究的对象、原则、框架、体例等等,都是当年在李新领导下,由诸多同仁共商而定的,并为学术界沿用至今。民国史研究已经成为近些年来中国历史研究中最为活跃、成绩斐然的一门学科。李新着书立说,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用“着作等身”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他主持编撰的《中华民国史》10余卷。《中华民国人物传》、《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以及为数甚多的《中国现代史资料丛刊》、《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等,约计数千万字,在海内外学术界获得好评,产生了很大影响。 作为一位史学家,李新非常强调史德,写历史要秉笔直书。他说:自古以来,要想写真史是很难的,首先在政治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说明写真史会遭到杀身之祸。但是,中国的史学正因此而形成了一个光荣而伟大的传统,即认为写史而不真,有违史德,丧失了史学家的良心。

    代表作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中国革命史的几个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史讲话》、《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等,与他人合著并担任主编的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四卷本)等。 80年代末期主编两套大型史书:《中国革命史》(全书十二卷)和《中华民国史》(全书十三卷),陆续出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华民国史》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 200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

    后人评价

    著名党史专家陈铁健说:“李新先生是我的导师;从学业到人生,都是我终生受用不尽的导师。我以有这样的师长,而心存自豪,无比荣幸。我将以他们的言行为楷模,身体力行,继承他们的遗志。” 为了缅怀李新先生,陈铁健还请书法家用大字书写一副挽联:“领导川东学潮,参加民族抗战,实施冀南土改,呼唤政治革新,反专制,争民主,求国兴,八十年奋斗不息;投身大学教育,参与文字改革,深研民国史事,努力文化复兴,斥教条,除迷信,去盲从,五十载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