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诗诗词

诗词工具全集 查诗词 查诗人

shuǐjīngyún
péngzhīkǒuyǒushízhōngshānyān
yuánwéixiàlínshēntán
wēifēnglàng
shuǐshíxiāng
shēnghóngzhōng
shìshuō
rénchángzhī
jīnzhōngqìngzhìshuǐzhōng
suīfēnglàngnéngmíng
érkuàngshí
zhìtángshǐfǎng访zōng
shuāngshítánshàng
kòuérlíngzhī
nánshēnghán
běiyīnqīngyuè
zhǐxiǎngténg
yùnxiē
wéizhī
ránshìshuō
yóuzhī
shízhīkēngrányǒushēngzhě
suǒzàijiēshì
érzhōngmíng
zāi
yuánfēngniánliùyuèdīngchǒu
ānzhōuhángshìlín
érchángmàijiāngráozhīxīngwèi
sòngzhīzhìkǒu
yīnguānsuǒwèishízhōngzhě
sēngshǐ使xiǎotóngchí
luànshíjiānèrkòuzhī
kōngkōngyān
xiàoérxìn
zhìyuèmíng
màichéngxiǎozhōu
zhìjuéxià
shíqiānchǐ
měngshòuguǐ
sēnránrén
érshānshàng
wénrénshēngjīng
zhézhéyúnxiāojiān
yòuyǒuruòlǎorénqiěxiàoshānzhōngzhě
huòyuēguàn
fāngxīndònghuán
érshēngshuǐshàng
cēnghóngzhōngjué
zhōurénkǒng
ércházhī
shānxiàjiēshíxuéxià
zhīqiǎnshēn
wēiyān
hándànpéngpàiérwéi
zhōuhuízhìliǎngshānjiān
jiānggǎngkǒu
yǒushídāngzhōngliú
zuòbǎirén
kōngzhōngérduōqiào
fēngshuǐxiāngtūn
yǒukuǎnkǎntāngzhīshēng
xiàngzhīcēnghóngzhěxiāngyīng
zuòyān
yīnxiàowèimàiyuē
shízhī
cēnghóngzhě
zhōujǐngwángzhīshè
kuǎnkǎntāngzhě
wèizhuāngzhīzhōng
zhīrén
shìjiàněrwén
érduànyǒu
yuánzhīsuǒjiànwén
dàitóng
éryánzhīxiáng
shìzhōngkěnxiǎozhōujuézhīxià
néngzhī
érgōngshuǐshīsuīzhīérnéngyán
shìsuǒchuán
érlòuzhěnǎijīnkǎoérqiúzhī
wéishí
shìzhī
gàitànyuánzhījiǎn
érxiàozhīlòu

石钟山记 译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石钟山记 注解

1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2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
3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4
鼓:振动。
5
搏:击,拍。
6
洪钟:大钟。
7
是说:这个说法。
8
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12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
桴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15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
尤:更加。
17
铿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22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
湖口:今江西湖口。
25
硿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26
莫夜:晚上。莫,通“暮”。
27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28
搏人:捉人,打人。
29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30
磔磔:鸟鸣声。
31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2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3
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4
舟人:船夫。
35
罅:裂缝。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36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37
中流:水流的中心。
38
空中:中间是空的。
39
窍:窟窿。
40
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41
汝识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42
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3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44
殆:大概。
45
终:终究。
46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47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48
陋者:浅陋的人。
49
考:敲击。
50
实:指事情的真相。

石钟山记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到“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第二层从“寺僧使小童持斧“到”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从“至莫夜月明”到“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石钟山记 的介绍

石钟山记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余自齐安[9]舟行适临汝:“舟”:名作状,用船,坐船

2、事不目见耳闻:“目”“耳”: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亲眼,亲耳

3、而此独以钟名:“名”:名作动,命名

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动,使……鸣

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

1、噌洪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嗒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2、此世所以不传也。

3、或曰此鹳鹤

二、倒装句

1、得双石于潭上(状后)

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状后)

而大声发于水上(状后)

2、石之铿然有声者(定后)

3、古之人不余欺也(宾前)

余是以记之

三、省略句:

1、郦元以(之)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3、(余)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4、(余)独与迈乘小舟

5、磔磔(于)云霄间

6、(余)徐而察之

四、通假字:

1、南声函胡(含糊)

2、至莫夜月明(暮)

一词多义

1、而: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

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3、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重点词义

1、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石钟山记解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天,苏轼送长子苏迈赴任汝州的途中。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为线索,一共三段。

第一段

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如果解释为前者,就会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去的时候没发现“大石当中流”呢?另外,“回”的本义是“旋转”“回旋”,在古汉语中的常用义是“掉转”;现代汉语“回来”的意思,古代汉语一般用“返”不用“回”。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石钟山记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写鸟,或由鸟名写到惊飞、写到叫声,或由声音再点出鸟名,毫无板滞之感。写噌咳之声,是先闻其声,再写徐而察之后的发现;写窾坎镗鞳之声,先写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之状,再写其声,描写角度和顺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石钟山记艺术特色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分析《石钟山记》,应把握住它在文体上的这一特点。

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我们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苏轼曾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从来没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也是夫子自道。苏轼的文章,特别是这篇《石钟山记》,也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毫无斧凿雕琢之痕。清代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这四字确实把握住了本文的特点。

但是,本文毕竟是一篇游记,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第二,它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读了夜游石钟山一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读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第三,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清代刘大评这段文章时说,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第四,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